有关壁的成语
带壁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104条成语)
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断垣残壁 |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。 | 徐迟《火中的凤凰》:“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,留下一片瓦砾场,断垣残壁。” |
铜山铁壁 |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。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。 | 元《宋史・李伯玉传》:“赵汝腾尝荐八士,各有品目,于伯玉曰:‘铜山铁壁。’立朝风节,大较似之。” |
半壁江山 | 半壁:半边;江山:国土。 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。 |
清・蒋士铨《冬青树・提纲》:“半壁江山,比五季朝廷尤小。” |
面壁磨砖 | 比喻事不能成功。 | 《景德传灯录・南岳怀让禅师》:“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,常日坐禅……师乃取一砖,於彼庵前石上磨。一曰:‘师作什麽?’师曰:‘磨作镜。’一曰:‘磨砖岂能成镜邪?’(师曰):‘坐禅岂得作佛邪?’” |
铜城铁壁 | 见“铜墙铁壁”。 | 清・严如熤《三省边防备览・策略》:“民间之作寨堡者,亦饬令仿效为之,处之铜城铁壁矣。” |
壁垒分明 | 壁垒:古时军营的围墙,后泛指防御工事,今常喻指对立的事物和界限。 比喻界限非常清楚。 |
|
森严壁垒 | 原指军事戒备严密。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。 | 毛泽东《西江月・井冈山》词:“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” |
江山半壁 | 江山:国土;半壁:半边。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。 |
|
冷窗冻壁 | 见“冷窗冻壁”。 | 宋・陈师道《谢赵使君送乌薪》诗:“老身曲直不足言,冷窗冻壁作春温。”宋・杨万里《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》诗:“冷窗冻壁更成眠?也腾疏蓬仰见天!” |
走壁飞檐 | 在墙壁上走,在屋雄上飞。形容武艺高强。 | 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7回:“我虽不会长枪大戟,不知走壁飞檐,也颇颇有些肝胆。” |
飞簷走壁 | ||
穿壁引光 | 穿:凿通;引:引进。 凿通墙壁,引进烛光。形容家贫读书刻苦。 |
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 |
凿壁偷光 |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;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。 | 晋・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 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6回:“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。” |
问天呵壁 | 问天:向天发问;呵:大声呵斥。 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。 |
汉・王逸《天问序》:屈原放逐,忧心愁悴,彷徨山泽,经历陵陆,嗟号昊旻,仰天叹息。……因书其壁,呵而问之,以渫愤懑,舒泻愁思。 |
半壁河山 |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。 | 清・钮琇《觚剩・虎林军营唱和》:“昊《怀古》四首《咏岳忠武》云:‘将军野战最知名,半壁河山一力撑。’” |
向壁虚构 | 向壁:对着墙壁。 即对着墙壁,凭空造出来的。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。 |
汉・许慎《说文解字>序》:“世人大共非訾,以为好奇者也,故诡更正文,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,变乱常行,以耀于世。” |
峭壁悬崖 | 峭壁:陡直的山崖;悬崖:高悬的山崖。 形容山势险峻。 |
明・郭勋《英烈传》第17回:“陡绝的是峭壁悬崖,逶迤的是岩流涧脉。” |
壁里安柱 | 在墙壁里加安支柱。比喻加强锻炼,以增强体质。 | 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祖师道:‘若要长生,也似壁里安柱。’ |
隔壁撺椽 | 见“隔屋撺椽”。 | 《雍煕乐府・点绛唇・妓者嗟怨》:“隔壁撺椽没忖量,更那堪不大量。” |
乡壁虚造 | 即对着墙壁,凭空造出来的。比喻无事实根据,凭空捏造。 | 汉・许慎《说文解字>序》:“故诡更正文,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,变乱常行,以耀于世。” |
断壁残璋 | 壁: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;璋:象半个圭的玉器。 残缺不全的璋壁。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。 |
宋・孙觌《李茂嘉寄茶》:“蛮珍分到谪仙家,断壁残璋裹绛纱。” |
四壁萧然 | 四壁:四面墙壁;萧然:寂寞冷落。 屋里空荡荡的,没什么东西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 |
宋・陆游《题庵壁》:有金可散还多事,四壁萧然计未疏。 |
家徒四壁 | 徒:只;壁:墙壁。 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。形容穷得一无所有。 |
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司马相如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 |
高垒深壁 | 垒:军营的墙壁或工事。 修筑起高深的壁垒。形容加强防御。 |
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泰传》:王经当高壁深垒,挫其锐气。 |
深沟高壁 | 沟:壕沟。 深挖沟和高筑墙。指坚固的防御工事。 |
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足下深沟高壁坚营,勿与战。” |
面壁九年 | 面壁:佛家语,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。 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年。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。 |
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七:惆怅洛阳人未来,面壁九年空冷坐。 |
日月合壁 | 日月同时上升,出现于阴历的朔日。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。 | 《汉书・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 |
墙有缝,壁有耳 | 墙外有人偷听。指墙外有人偷听,秘密容易泄漏。 | 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6回:“你骂他不打紧,墙有缝,壁有耳,恰似你醉了一般。” |
赤壁鏖兵 | 鏖:激战。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,曹操大军伐吴,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,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。泛指激烈的战斗。 |
元・无名氏《两军师隔江斗智》第一折:“叵耐刘备那厮,暗地夺取荆州,想他赤壁鏖战,全仗我东吴力气。” |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壁的成语、带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