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固的成语
带固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65条成语)
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固阴沍寒 | 固:牢固;沍:紧闭。 形容不见天日,非常阴冷。 |
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:深山穷谷,固阴沍寒。 |
负固不悛 | 负固:依仗地势险固;悛:改悔。 倚恃险阻而不臣服。 |
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》下卷:“若负固不悛,执迷不返,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。” |
顽固不化 | 化:改变。 坚持错误,不肯改悔。 |
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卑府从前在那府里,也做过一任知县,地方上的百姓,极其顽固不化。” |
持禄固宠 | 禄:薪俸;宠:宠爱。 保住俸禄职位巩固宠信。指大臣不行正道。 |
宋・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・本朝杂记》:“世称太学聚天下士,既知道理,又无持禄固宠之累,故其品藻人物,皆合公议。” |
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 | 邦:国家。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,只有根本稳固,国家才能安宁。 |
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皇祖有训,民可近不可下。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 |
推亡固存 | 推翻行亡道之国,巩固行存道之邦。 | 《尚书・汤誓》:“佑贤辅德,显忠遂良。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。推亡固存,邦乃其昌。” |
根深固本 | 固:坚守。 指根茎深厚牢固。 |
《晋书・伏滔传》:“所以杜其萌际,重其名器,根深固本,传之百世。” |
固若金汤 | 金:指金城;金属铸造的城墙;汤: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。 坚固得像金城、汤池一样。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。 |
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蒯通传》:“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 |
深壁固垒 | 犹深沟高垒。 | 《晋书・蔡豹传》:“宜顿兵所在,深壁固垒,至秋不了,乃进大军。” |
安之若固 | 固:本来。 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不正常的现象,视为本来就是如此一样,毫不在意。 |
清・陈确《查氏石家漾三世合葬志》:而查伯母董硕人之行,尤非恒情所堪。以硕人之贤,而不见答于惺玄先生,硕人安之若固,无《终风》之怨。 |
根深蒂固 | 蒂:瓜、果和茎、枝相连的部分;固:牢固。 比喻基础牢固;不易动摇。 |
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,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” |
名我固当 | 叫我这个名字实在很恰当。 | |
固执成见 | 见“固执己见”。 | 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,那就拉倒。” |
深闭固拒 | 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 | 清・魏源《拟进呈序》:“以金匮石室进呈乙览之书而视同阴谋,深闭固拒。” |
崤函之固 | 比喻地势十分险要。 | 汉・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秦孝公据崤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。” |
因其固然 | 顺着它本来的结构。 | |
结草之固 | 结草:用草扎结而成。 形容很不牢固,就象草扎的一样。 |
晋・干宝《晋记・总论》:方岳无钧石之镇,关门无结草之固。 |
磬石之固 | 比喻不可动摇。 | |
根结盘固 |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。 | 《续资治通鉴・宋钦宗靖康元年》:“根结盘固,牢不可脱。” |
保固自守 | 指凭借天险,坚守不战。 | 《后汉书・侯霸传》:及王莽之败,霸保固自守,卒全一郡。 |
盘石之固 |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。 | 《晋书・陆机传》:“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,裁其亲疏之宜,使万国相难,以成盘石之固。” |
固步自封 | 比喻守着老一套,不求进步。 |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2章:“只是陈陈相因,固步自封,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。” |
蒂固根深 | 参见[根深蒂固]。 | |
将取固予 | 见“将夺固与”。 | 《大宋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,且为将取固予之谋,才得许割三镇诏书,且班师退去。” |
神完守固 | 神:精神;完:完美;守:操守。 精神饱满,坚持操守。 |
唐・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苟可以寓其巧智,使机应于心,不挫于气,财神完而守固。” |
深闭固距 | 紧紧闭关,坚决抵制。 | 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楚元王传》:“今则不然,深闭固距,而不肯试,猥以不诵绝之,欲以杜塞余道,绝灭微学。”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 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将欲夺之,必固予之。” |
攻必克,守必固 | 克:攻下据点,战胜;固:牢固,坚固。 进攻没有打不下来的,防守没有不稳固的。形容战斗力极强。 |
他才觉出来日本人的~并不是与他毫无关系。 ★老舍《四世同堂》 |
负固不服 | 依恃险阻而不臣服。 | 《周礼夏官大司马》:“野荒民散则削之,负固不服则侵之。”郑玄注:“负,犹恃也,固,险可依以固者也;不服,不事大也。” |
负固不宾 | 同“负固不服”。 | 《宋书・武帝记中》:“自负固不宾,干纪放命,肆逆滔天,窃据万里。” |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固的成语、带固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