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唇的成语
带唇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100条成语)
| 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摇唇鼓喙 | 犹言摇唇鼓舌。 | 明・宋濂《送徐大年还淳安序》:“世之好议论者,见其辞禄而归,摇唇鼓喙,诩诩相夸奖。” |
| 唇如激丹 | 激丹:鲜明的红色。 形容嘴唇红润。 |
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盗跖》:“今将军兼此三者,身长八尺二寸,面目有光,唇如激丹,齿如齐贝,音中黄钟,而名曰盗跖。” |
| 搬唇弄舌 | ①挑拨是非。②卖弄口才。 | ①明・徐某《杀狗记・看书苦谏》:“搬唇弄舌,口是心非,到底有失,不可轻信。”②许地山《海角底孤星》:“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。” |
| 焦唇干肺 | 谓忧心如焚,肺为之枯干。 | 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顺民》:“三年苦身劳力,焦唇干肺,内亲群臣,下养百姓,以来其心。” |
| 唇焦舌干 | 说话过多,舌头干燥,嘴唇焦裂。形容费尽口舌,苦心劝说。 | 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仲尼弟子列传》:日夜焦唇干舌,欲与吴王接踵而死。 |
| 鼓唇摇舌 | 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 | \"\"\"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三回:“何必借我们,你鼓唇摇舌的, 自己开心作戏,却说是称功颂德呢。”\"\"\" |
| 口燥唇干 | 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 | 南宋・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・相和歌辞十一・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 |
| 共相唇齿 | 唇齿:比喻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 比喻互相依存,有共同的利害关系。 |
《魏书・百济传》:“或南通刘氏,或北约蠕蠕,共相唇齿,谋陵王略。” |
| 摇唇弄舌 | 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 | 清・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100回:“你休要摇唇弄舌,你纪大太爷是安善良民,守分百姓,岂可同贼人为伍?” |
| 膏唇试舌 | 用膏涂嘴唇,用巾揩舌头。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。 | 《后汉书・宦者吕强传》:“群邪项领,膏唇试舌,竞欲咀嚼,造作飞条。” |
| 攧唇簸嘴 | 攧:同“颠”。 摇唇动嘴。说长道短,背后非议。 |
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自己不肯施仁仗义,及见他人做了好事,反又攧唇簸嘴。” |
| 唇辅相连 | 犹言唇齿相依。语本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。 ”。 |
语出《左传・僖公五年》:“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。” |
| 唇不离腮 | 比喻关系亲近,经常待在一起。 | 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。” |
| 朱唇粉面 | 形容女子貌美。亦指美女。 | 元・高明《琵琶记・牛氏归奴》:“绣屏前品竹弹丝,摆列的是朱唇粉面。” |
| 反唇相讥 | 反唇: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;引申为顶嘴。 讥:讽刺、挖苦、嘲笑。 反过嘴来讥讽对方。 |
清・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・误增不字义》:“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,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。” |
| 驴唇不对马口 | 比喻说话写文章,前言不搭后语,两不相合。 | 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94回:“稍一疏神,便说的驴唇不对马口,那还有什么趣味呢!” |
| 皓齿朱唇 | 皓:白色的样子;朱:红色。 齿白唇红。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。 |
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打扮粉妆玉琢,皓齿朱唇。” |
| 膏唇贩舌 | 犹言膏唇拭舌。贩舌,谓卖弄口舌。 | 南朝・陈・徐陵《与杨仆射书》:“其外膏唇贩舌,分路扬镳,无罪无辜,如兄如弟。” |
| 唇敝舌腐 | 犹唇焦舌敝。 | |
| 皓齿红唇 | 皓:白色的样子。 齿白唇红。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。 |
鲁迅《故事新编・铸剑》:“那头是秀眉长眼,皓齿红唇;头发蓬松,正如青烟一样。” |
| 膏唇岐舌 | 犹言膏唇拭舌。岐舌,谓舌头上耍花招,说话反复无常。 | 清・钱谦益《复李叔则书》:“生平迂愚,耻以文字媚人,况敢膏唇岐舌,以诳知己。” |
| 朱唇玉面 | 指美女。 | 隋・江总《杂曲》之三:“宝钗翠鬓还相似,朱唇玉面非一行。” |
| 朱唇榴齿 | 榴:石榴。 嘴唇红润,牙齿像石榴果实那样整齐。形容貌美丽。 |
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第十卷:“两行尽是女人,年方二八,美貌轻盈,星限柳眉,朱唇榴齿,桃脸蝉发。” |
| 摇唇鼓吻 | 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 | 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盗跖》: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。 |
| 齰舌缄唇 | 咬舌闭口。形容闭口不言。 | |
| 颠唇簸嘴 | 谓搬弄口舌。 | 《醒世恒言・两县令竞义婚孤女》:“王家若男若女,若大若小,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,如潘安再出,暗暗地颠唇簸嘴,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。” |
| 鼓舌摇唇 | 同“鼓唇摇舌”。 | 元・高文秀《谇范叔》第二折:“几时行通利方,凭着咱鼓舌摇唇,立取他封侯拜将。” |
| 徒废唇舌 | 徒:徒然,白白地。 白白耗费口舌,解决不了问题。 |
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:“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,向他们辩白,也不过徒废唇舌,不如省些精神罢。” |
| 舌敝唇焦 | 敝:破;焦:干。 舌头破烂;嘴唇干焦。形容说话很多;费尽口舌。 |
汉・赵晔《吴越春秋・夫差内传》:“焦唇干舌,苦身劳力,上事群臣,下养百姓。” |
| 唇亡齿寒 | 亡:没有。 嘴唇没有了;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两者关系密切;相互依存;利害相关。 |
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 |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唇的成语、带唇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