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另的成语
带另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20条成语)
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另眼看承 |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。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。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。 | 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十七:实不相瞒,小僧原是羽林卫军人,名叫曾虎二,去年出征,拨在老爷部下。因见我勇力过人,留我帐前亲随,另眼看承。 |
另开生面 | 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。 | 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一回:“今日行这酒令,已是独出心裁,另开生面。” |
另有洞天 | 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。 | |
另有企图 | 另外的图谋。 | |
另起炉灶 | 另:另外。 另外重支炉灶。比喻放弃原来的;另外从头做起。 |
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4回:“必至闹到‘出而哇之’,饭羹莫辨,这才‘另起炉灶’。” |
另当别论 | 另:另外;论:评论。 指原来的看法或结论不能成立而应当另外加以评论。 |
|
另眼看觑 | 另:别的,另外;觑:细看。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。指特别照顾与优待。 |
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17卷:“官府都另眼看觑,谁人轻贱你?” |
另眼看待 | 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。 | 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,更加礼仪齐备,心下喜欢,另眼看待。” |
各门另户 | 各:各自;另:别的,另外。 各自立有自己的门户。 |
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3回:“各门另户,谁管谁的事?” |
另行高就 | 指变换工作环境,找更好的工作。 | |
重打鼓,另开张 | 重:重新。 比喻重新开始,另起炉灶。 |
老舍《二马》第四段:“搬家,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,或者甚至闹一回,闹完了,重打鼓,另开张,干!” |
另谋高就 | 指另找一份职业,意即辞去原职。 | 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11章:“所以想贤侄还是另谋高就为好,不知意下如何?” |
另请高明 |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,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。 | 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6回:“倘若这女客不要,还得主人另请高明。” |
另辟蹊径 | 另外开辟一条路。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。 | 叶圣陶《倪焕之》:“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,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。” |
另楚寒巫 | 楚:楚怀王;巫:巫山神女。 指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,孤单寂寞。 |
明・陈汝元《金莲记・偕计》:“孤帷冷簟,难辞白发于北堂;另楚寒巫,更撇红颜于别闼。” |
另眼看戏 | 犹另眼相看。 | |
各别另样 | 形容与众不同。 | 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你看宝玉何尝肯念书?你若略一经心,无有不能的。他那一种脾气,也是各别另样。 |
另眼相待 |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,指特殊照顾、优待。 | 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,有祖宗时,都另眼相待,如今谁肯难为他?” |
另眼相看 | 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。形容对某个人特别重视;不同于寻常。 | 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不想一见大王,查问来历,我等一实对,便把我们另眼相看。” |
另有所图 | 图:图谋。 指有别的目的。 |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17章:“她到这县城的高中是另有所图的——说不定在这两年中,她能高攀一个条件好的男人。” |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另的成语、带另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