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博的成语
带博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87条成语)
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博而寡要 | 学识丰富,但不得要领。 | 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太史公自序》:“故曰:博而寡要,劳而少功。”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 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又因江南地大物博,差使很多,大非别省可比。” |
以约驭博 | 约:简要;驭:驾驭;博:广博。 用简要的去统帅广博的。 |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 |
博学多才 | 博:广博;知道得多;才:才能。 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 |
《晋书・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瑰伟倜党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 |
峨冠博带 | 峨:高;博:宽阔。 高高的帽子;宽宽的衣带。后比喻穿着礼服。 |
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7回:“门外有一先生,峨冠博带,道貌非常,特来相探。” |
强识博闻 | 同“强记博闻”。 | 清・梁章钜《归田琐记・寿序》:“生平无他嗜好,以著述为性命,强识博闻,达于国家掌故。” |
博采众议 | 博:广;议:建议。 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。 |
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登传》:“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,博采众议,宽刑轻赋,均息力役,以顺民望。” |
旁收博采 | 广泛收集采纳。 | 明・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・史书怗毕》:“裴松之之注《三国》也,刘孝标之注《世说》也,偏记杂谈,旁收博采。” |
守约施博 | 守:操守;博:大,广。 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。 |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” |
高冠博带 | 冠:帽子;博:大;带:衣带。 戴着高大的帽子,系着宽阔的衣带。形容儒生的装束。也比喻穿着礼服。 |
《墨子・公孟》:“昔者齐桓公,高冠博带,金剑木盾,以治其国。” |
博闻彊识 | 闻,见闻。彊,同强。识,记。全句是说见识广,记忆力强。又作“博闻强记”。 | 礼记曲礼上:“博闻彊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韩诗外传:“博闻强记者,守之以浅。” |
博带褒衣 | 博:宽大;褒:阔。 宽衣大带。指古代儒生的装束。 |
北宋《新唐书・刘知畿传》:“博带褒衣,革履高冠。” |
米盐博辩 | 比喻议论广博细杂。 | 《韩非子・说难》:“米盐博辩 ,则以为多而交之。” |
旁搜博采 | 广泛搜集采取。 | 明・李贽《续焚书・序汇・史阁叙述》:“君知其难,则自能旁搜博采,若我太祖高皇帝然,唯务得人而后已。” |
聊博一笑 | 姑且取得别人一笑。比喻自己言行虽无可取,但亦能令人快乐一时。 | 清・李静山《增补都门杂咏・序》:言之浅陋,阅者解颐,以期雅俗共赏,聊博大雅一笑云尔。 |
博闻强识 | 闻:见闻;识:记。 见闻学识广博;记忆力强。也作“博闻强记”、“博闻强志”。 |
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 |
深稽博考 | 稽:考核;考:查核。 深入地稽考,广泛地查核。形容苦心钻研学问。 |
钱仲联《黄公度先生年谱》:“逮穷年累月,深稽博考,然后乃晓然于是非得失之宜,长短取舍之要。” |
博学多闻 | 博学:广博。 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 |
《文子・精诚》:“虽博学多闻,不免于乱。” |
泛滥博文 | 泛滥:太宽泛;博文:文句繁多。 内容太宽泛,语句繁多。 |
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老子韩非列传》:泛滥博文,则多而久之。 |
沉博绝丽 | 沉:深长;博:渊博。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,内容渊博,文辞美妙。 |
汉・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雄为郎之岁,自奏少不得学,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,愿不受三岁之奉,且休脱直事之由。” |
博览古今 | 博:广博。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。形容学问渊博。 |
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成帝纪赞》:“博览古今,容受直辞。” |
博大精深 | 博:广博;精深:又专又深。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 |
明・姜世昌《逸周书》:“迄今读之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 |
洽博多闻 | 指知识和见闻广博。 | 明俞弁《逸老堂诗话》卷下:“玄敬当时最以洽博多闻称,不知何所据而云然。” |
详征博引 | 征,证实。全句是说详细而广泛的引证。比喻对事物或研究学问能确实且多方面的引证。又作“旁征博引”。 | |
知今博古 | 贯通古今。知识渊博。 | 元・赵彦晖《点绛唇・席上咏妓》曲:“知今博古通三教,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。” |
汪洋浩博 |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、文辞豪放、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。 | 宋・陆游《答刘主簿书》:“德者前辈之学,积小以成大,以所有易所无,以所能问于不能。故其久也,汪洋浩博,该极百家,而不可涯矣。” |
博采众长 | 博:广泛;采:采纳;长:长处;优势。 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、长处。 |
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刘芳传》:“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” |
博施济众 | 博:广泛;济:救济。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 |
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“子贡曰:‘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’”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 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清・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生数典已穷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。” |
溥博如天 | 溥:广大;溥、博:周遍广远。 形容广阔,犹如无边的天空。 |
《礼记・中庸》:溥博如天,渊泉如渊。 |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博的成语、带博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