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卓的成语
带卓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44条成语)
| 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品评卓逸 | 品:辨别;评:评议;卓:高明;逸:超出一般。 |
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文学》:于病中犹作《汉晋春秋》,品评卓逸。 |
| 卓锥之地 | ||
| 真知卓见 | 见“真知灼见”。 | 郭沫若《盲肠炎・向自由王国飞跃》:“我的旧信稿,不敢说是甚么真知卓见,不过在此提供出来,聊以供朋友们的讨论罢了。” |
| 高才卓识 | 见“高才远识”。 | 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六回:“[上官昭容]果是高才卓识,即沈宋二人,尚且服其公明,何况臣等。” |
| 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 | 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无立足之地。 | 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丰化和尚》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 |
| 坚苦卓绝 | 卓绝:超越一切。 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。也作“艰苦卓绝”。 |
清・朱琦《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》:“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,推彼其心,其视鼎钁,甘之如饴。” |
| 卓荦大者 | 卓荦:清楚、分明的样子。 指主要的项目,明显的要点。 |
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天官书》:此其荦荦大者,若至委曲小变,不可胜道。 |
| 卓尔独行 | 谓超越众人,不随俗浮沉。 | 《后汉书・东海恭王彊珙传》:“王恭谦好礼,以德自终,遣送之物,务从约省,衣足敛形,茅车瓦器,物减于制,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。”李贤注:“《前书》曰:‘卓尔不群者,河间献王近之矣。’” |
| 成效卓著 | 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。 | |
| 崖岸卓绝 | 崖岸:形容人严峻如同陡壁;卓绝:高超难及。 指人品高尚,超越众人。 |
元・刘因《上宰相书》:且因之立心,自幼及长,未尝一日敢为崖岸卓绝、甚高难继之行,平昔交友,苟有一日之雅者,皆知因之此心也。 |
| 卓然不群 | 指超出常人。 | 《后汉书・刘虞传论》:“其能历行饬身,卓然不群者,或未闻焉。” |
| 卓诡变幻 | 卓诡:卓异,卓越。 指超绝特异,变幻莫测。 |
明・黄淳耀《李龙眠画罗汉记》:“世之学佛者徒求卓变诡幻,可喜可愕之迹。” |
| 卓越俊逸 | 卓越:优秀突出。 指才华风度超出一般人。 |
《晋书・严谭传》:“以八纮之广,兆庶之众,岂当无卓越俊逸之才乎?” |
| 卓立鸡群 |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。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。 | 晋・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南朝梁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 |
| 卓伟之才 | 卓伟:卓越伟大。 指杰出的人才。 |
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张温传》:“戴赫烈之宠,体卓伟之才。” |
| 卓荦不羁 | 谓卓越超群,不甘受拘束。 | 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任诞》:“何可一日无此君?”刘孝标注引南朝・宋・何法盛《中兴书》:“徽之卓荦不羁,欲为傲达,放肆声色,颇过度,时人钦其才,秽其行也。” |
| 卓荦不群 | 卓荦:特出;不群:跟一般人不一样。 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。 |
清・黄宗羲《翰林院庶吉士子——魏先生墓志铭》:“子一风神杰出,少受学于子敬,卓荦不群。” |
| 高标卓识 | 卓:卓越。 高深的造诣,卓越的才识。 |
宋・刘克庄《跋赵明翁诗稿》:因读明翁绝句,有云:‘留取葡萄浮大白,肯将容易博凉州。’叹其高标卓识,为之爽然自失。 |
| 声誉卓著 | 卓,特异的意思。著,事实明显。全句是说名声很好,远近都知道。 | |
| 才情卓越 | ||
| 千古卓识 | 卓:高超。 自古以来所没有的高远见识。形容见识极高。 |
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内编》第二卷:“何仲默云:‘陆诗体俳语不俳,谢则体语俱俳。’可谓千古卓识。” |
| 卓有成效 | 卓:卓越;突出。 形容成绩效果显著突出。 |
明・王守仁《申行十家牌法》:“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,县官备礼亲造其庐,重加奖励。” |
| 卓绝千古 | 卓绝:程度达到极点,超过一切。 超过以往的一切人。 |
唐・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子胥始东奔勾吴,月涉星遁。或七日不火,伤弓于飞。逼迫于昭关,匍匐于濑者。舍车而徒,告穷此女。目色以臆,授之壶浆。全人自沉,形与口灭。卓绝千古,声凌浮云。激节必报之仇,雪诚无疑之地。难乎哉!” |
| 卓而出群 | 卓尔:特出的样子;出群:与众不同。 指才德超出寻常,与众不同。 |
《汉书・河间献王传赞》: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,河间献王近之矣。 |
| 天资卓越 | 非常优秀的天资。 | |
| 卓逸不群 | 不群:跟一般人不一样。 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。 |
汉・蔡邕《荐边让书》:“才艺言行,卓逸不群。” |
| 卓著成效 | 卓著:突出。 形容有突出的成绩或效果。 |
梁启超《王荆公传》第十章:“则知当时青苗法,实卓著成效,而民之涵濡其泽者既久,虽欲强没其美而有所不可得也。” |
| 卓荦强识 | 卓荦:超绝,特出;识:通“志”,记住。 指聪明颖慧,记忆力很强。 |
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许慈传》:“虽学不沾洽,然卓荦强识。” |
| 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之地 | 卓:直立。 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云居膺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时如何?’师曰:‘莫飘露么。’” |
| 寒毛卓竖 | 汗毛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 | 《敦煌变文集・降魔变文》:“见者寒毛卓竖,舍利佛独自安然。” |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卓的成语、带卓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