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倒的成语

带倒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192条成语)

近义词 解释 出处
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清・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2卷:“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,不能制驭矣。至石晋尤甚,几有冠履倒置之势。”
番窠倒臼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。 明・唐顺之《书王龙溪致知议略》:“王老于其间又番窠倒臼,又撰出一种驭气摄灵一息一息等语,又是一场孽怪。”
倒打一耙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;反咬对方一口。 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我输了理可不输气,输了气也不输嘴。且翻打他一耙,倒问他!”
倒执手版 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。倒执手版,指惊惶失态。 《晋书・谢安传》:“[桓温]入赴山陵,止新亭,大陈兵卫,将移晋室,呼安及王坦之,欲于座害之。坦之甚惧……既见温,坦之汗流沾衣,倒执手版。安从容就席。”
倒抽一口气
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
醉山颓倒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,见者叹曰:‘萧萧肃肃,爽朗清举。
’或云:‘肃肃如松下风,高而徐行。
’山公曰:‘嵇叔夜之为人也,岩岩若孤松之独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将崩。
’”后以“醉山颓倒”形容醉态。
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:“嵇叔夜之为人也,岩岩若孤松之独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将崩。”
倒屣迎之 倒屣:把鞋穿倒。
为了急于迎接宾客,把鞋都穿倒了。常用以形容热情迎接客人。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“时邕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
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”。
拜倒辕门 辕门: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。
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,自愿认输。
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3回:“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,何能如此。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。”
树倒猢孙散 树倒了,树上的猴子就散去。比喻靠山一旦垮台,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。 宋・庞元英《谈薮・曹咏妻》:“宋曹咏依附秦桧,官至侍郎,显赫一时。……咏百端威胁,德斯卒不屈。及秦桧死,德斯遣人致书於曹咏,启封,乃《树倒猢猻散赋》一篇。”
倒持戈矛 犹言倒持泰阿。戈、矛,皆兵器。 北宋《新唐书・陆贽传》:“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,斯谓倒持戈矛,以鳟授寇者也。”
毛发倒竖 倒竖:尾端朝上直立。
汗毛、头发都竖起来。①比喻怒不可遏。②形容很害怕,很紧张。亦作“毛发皆竖”、“毛发尽竖”、“毛发为竖”。
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0回:“腾读毕,毛发倒竖,咬牙嚼舌,满口流血。”
柳眉倒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。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那女子不听犹可,听了之话,只见她柳眉倒竖,杏眼圆睁;腮边烘两朵红云,面上现一团煞气。”
倒载干戈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
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
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倒载干戈,包之以虎皮……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。”
倾筐倒庋 庋,放东西的架子。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。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检。 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贤媛》:“王家见二谢,倾筐倒庋;见汝辈来,平平尔;汝可无烦复往。”
颠倒错乱 颠倒:本末倒置;错乱:错杂混乱。
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,完全失去正常状态。
《旧唐书・礼仪志一》:玄析之为三,颠倒错乱,皆率胸臆,曾无典据,何足可凭。
颠鸾倒凤 比喻顺序失常。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。 金 元好问《促拍丑奴儿・学闲闲公体》词:“无情六合乾坤里,颠鸾倒凤,撑霆裂月,直被消磨。”
回山倒海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,能压倒一切。 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高闾传》:“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,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,诸郡尽降。”
西歪东倒 歪:偏斜。
指身不由己,倾斜不稳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。
明・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・刘郎中粉蝶儿一套>》:“柱肚撑肠酒力催,西歪东倒脚高低。”
太阿倒持 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 《汉书・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驱除,倒持太阿,授楚其柄。”
倒枕搥床 烦躁,无奈,气愤或悲痛的样子。形容辗转难以入睡。同“捣枕槌床”。 元・陈子厚《醉花阴・宝钏松金髻云亸套》曲:着我倒枕搥床怎生卧,到二三更暖不温和,连这没人情的被窝儿也奚落我!
解甲倒戈 谓敌方战士归顺,转向攻击。 《北史・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誓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”
是非颠倒 是:对;非:错。
把错的说成对的,对的说成错的。把是非弄颠倒了。
唐・韩愈《施先生墓铭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。”
倒屣相迎 屣:鞋。
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,争于迎客,将鞋穿倒。形容热情欢迎宾客。
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粲传》:“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”
不知起倒 不知利害,不知高低。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五回:“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,一面在那边戕伐,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,正是‘泼油救火’,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。”
倒屣而迎 倒:逆;屣:鞋。
倒穿着鞋急忙迎客。形容热情待客。
宋・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五卷:“一日,曹往谒之,李倒屣而迎。”
应弦而倒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。形容射箭技艺高超。 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李将军列传》:“其射,见敌急,非在数十步之内,度不中不发,发即应弦而倒。”
倒因为果 颠倒因果关系,把原因说成结果。
玉山倾倒 玉山:比喻人的身形美好。
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。
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黄英》:“陶起归寝,出门践菊晆,玉山倾倒,委衣于侧,即地化为菊,高如人。”
犹解倒悬 解:解救;倒悬:人被倒挂,比喻处境困难。
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。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倒的成语、带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